一般的螢光管以玻璃製造,在兩端裝有插口以連接電源及固定螢光管的位置。
與電燈泡不同,螢光管必須設有鎮流器(又稱為「安定器」),與啟動器配合產生讓氣體發生電離的瞬間高壓。一些新型的螢光燈,採用與傳統螢光燈不同的電離方法,不必使用安定器和啟動器,大大節省電能並縮小體積,令它可以使用在傳統燈泡的燈頭插座上,又稱「節能燈」或「慳電膽」。
螢光燈是以較高的電壓(大約700V)或者是較高的頻率來啓動, 然後裔較低的電壓(100V)和電流(500mA)來操作。
霓虹燈

霓虹燈是一種內含氣體的燈,通常用於廣告招牌等用途。
「霓虹燈」是半英語音譯。英語稱為「neon light」(直譯:氖燈)。「霓虹」發音近似於英語的「neon」並在漢語裏有彩虹的含義。
霓虹燈通常為一條玻璃管,內含低壓氖氣或其他惰性氣體,以微弱的直流或交流電經過管子而產生橙紅色的光線。在交流電激發的霓虹燈,兩個電極皆會產生光,而以直流電激發的霓虹燈,只有負極會產生光。此現象令霓虹燈可用以分辨直流與交流電電源,及分辨直流電的兩極。
管內氣體的實際成份為99.5%氖氣及0.5%氬氣,比純氖氣有較低的運作電壓。
霓虹燈使用高電壓來啓動和操作(1kV ~ 25kV 30mA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