颱風天時,為什麼家裡的氣密窗還是會有漏水情形?經過我們統計後發現,會出現有漏水現象的窗型,不分廠牌都多為橫拉窗。這是什麼原因所造成的呢?
依CNS的水密性試驗法來分析,目前國內最高的標準等級是以每平方公尺的試體(鋁窗),在平均加壓50kgf的噴水霧量(最大壓力可達100kgf),對試體全面積以每分鐘4公升(L/m2) 之水量均勻噴灑持續十分鐘,如窗戶外框積水不會滿出外框的下支料(溢入室內),即算是符合CNS標準。然為何在試水時,仍准許有水量可以滲入室內面的下支料呢?主要原因有二,一是:即便是氣密窗,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不透氣(CNS最高標準為2 m3/ h m2,其表示每平方公尺的試體鋁窗,每小時通氣量為2立方公尺),這為的是避免門窗緊閉後,因無法透氣而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偏高,而影響到居住者的精神與健康,所以既然門窗存在有低量的透氣性,所以當風雨過大時,即可能會出現有滲水之情形;二是,鋁窗結構主體為鋁材,因此在承受過大的壓力時,就會出現有撓(彎)曲狀況(鋁料愈長、鋁窗面積愈大或鋁料強度不足,撓曲程度就愈明顯),而一旦鋁料在承受壓力下出現撓曲,雨水也就會從鋁料撓曲處滲入室內,或是出現有風切聲或水波紋等現象。
因此,當颱風來襲時,會同時伴隨著豪雨與強風,而在持續性的風壓與強降雨的吹襲下,橫拉窗就容易出現滲水之情形。但這樣的滲水並不應在正常的風勢及雨勢下發生。
(圖片/彎彎)
除此之外,鋁料疊合處有時也會因為膠條變形、或與「緊逼」性能有關的配件(如連動桿、逼塊、止風塊、輥輪、大小鉤等),沒有做好調整而發生滲水。倘如果滲水位置是出現在橫、直鋁料接合處,即有可能是接合不佳、矽利康打填不良、無加裝防水布等原因所造成;而如果是玻璃與鋁料的接合處的滲水,則可能是玻璃在安裝時矽利康打填不確實(有時甚而連外側面玻璃與鋁料的接合處亦未打填矽利康)所造成;假使滲水處發生在鋁框與水泥接合處,則有可能是嵌縫或塞水路工程不良所致,或是使用時間較久,使得長期受到地震與嚴峻氣候影響,而出現的裂縫,此種狀況就屬於就難處理的「抓漏」問題了。
一般而言,推開窗因為沒有軌條,所以氣密、防風、防水效果較橫拉窗為佳,但如果還是出現有滲水現象時,消費者亦可參照前段所提的滲水位置,來評估滲水的可能成因;基本上來說,屬於配件需調整的問題應洽鋁窗行協助處理,而玻璃與鋁料接合處,及鋁料與鋁料接合處的滲水,均可自行以矽利康來做強化;如果滲水位置是出現在鋁框與水泥面結構位置時,消費者可先行以矽利康填塞裂縫,但如果經矽利康填塞仍有滲水狀況,或裂縫處規模較大,或已有出現水泥剝落情形,最好還是請專業的抓漏或泥作工程商前來處理,較為妥適。
(1)推開窗:因其四邊都裝配有氣密膠條,因此氣密性與隔音性較橫拉窗為佳,但因五金配件承重限制,故不建議製作大尺寸產品或安裝於過大風壓、超高樓層之環境。

(2)橫拉窗:可拆性高,所以氣密性不若推開窗為佳,但因其開啟面積較大,所以通風效果較好,而開啟時也不佔室外空間,因此製造範圍亦較大。

所以家中窗戶如為受風面,在規劃窗型時,可以優先考量推開窗、固定窗,避免颱風伴隨強大風雨帶來的侵害,也減少漏水的機率。家裡再也不會濕漉漉啦!
|